首页
搜索 搜索
信息

最新:孙吴集团除了坐拥三国第一的水军,还有哪些令人称道的精英部队

2023-04-03 19:58:09 中华网热点新闻

群雄争霸的三国时代,割据一方的豪强军阀往往都有一支乃至数支可以引以为傲的军队。在二世纪末的华夏舞台上,吕布麾下的高顺带着他的七百陷阵营纵横徐兖;公孙瓒领着白马义从在幽燕塞外闪电般驰骋;麹义率先登死士携强弩为袁绍开疆拓土……而最终他们又在曹操北方一统的光辉下渐渐黯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虎豹骑继续诠释着曹家宗族子弟的骁勇锐气,而新兴的蜀汉政权则充分利用南中部族打造出了擅长翻山越岭的无当飞军;可一提及坐断东南的孙吴军队,您脑海中闪现的恐怕便只有"水军"二字了。

自然,无论是对阵黄祖的江夏之战,名震千古的火烧赤壁,抑或魏吴常年鏖兵的濡须口,东吴水军都在其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正是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孙家才能倚仗长江天堑享祚数十年,甚至成为最后一个灭亡的三国政权。但另一方面,孙吴想要长治久安,战场却绝不仅仅限于大江之上:西面与蜀汉接壤,向南还有不时侵扰的山越叛军,加之政权内部斗争也是波诡云谲,仅仅依靠水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今天就让我们揭开神秘的东吴"特种部队"的面纱,一探究竟吧。

01


(相关资料图)

好武习战的丹阳兵

汉魏时的丹阳,大致涵盖了今天安徽省铜陵、马鞍山、芜湖、黄山等皖南地区,也包括了江苏和浙江的一部分。据史书记载,此地"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显然是战斗民族的故乡。早在汉武帝晚期,李广之孙李陵在进击匈奴时,便带着五千丹阳精兵硬撼匈奴八万铁骑,在援兵不至的情形下竭力死战,硬是让匈奴单于数次起了撤兵的念头,其骁勇可见一斑。

孙坚英年早逝后,长子孙策投到了袁术帐下。盼望着能独自创业的孙策在为袁术立下大功请赏时曾言:"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意思很明白,希望明公把我老爸的旧部暂时还给我,我再招募一些本土军队,为您征战天下。袁术心想孙策一个毛头小子能招到什么精兵强将,何况往南是严白虎、刘繇和王朗这些人的地盘,很难有施展空间,便同意了他这个请求。只是袁术没有想到,就在不远的丹阳,一个年轻人会带着五千精兵投奔孙策,他不世出的军事才能则会帮助孙家打下一片锦绣河山。

这个年轻人就是二十一岁的周瑜。

事实上,虽然此时的丹阳太守周尚是袁术亲自任命,但丹阳的军政大权却为年轻的周瑜所掌控。至于丹阳,除了上面说的民众"果劲好战"外,还"山有铜铁,自铸甲兵",俨然是一支拥有地下兵工厂的强大雇佣军!在丹阳兵的奋战之下,孙策破曲阿、下会稽、平吴郡,终于威震江东,立下了孙家基业。

02

勇劫曹营的车下虎士

车下虎士,顾名思义,是护卫在车驾之下的虎狼之士,也就是专职保护吴王安全的贴身保镖。建安二十年,合肥之战打响。军中瘟疫流行,大部队因此撤出战斗,仅有吕蒙、蒋钦、凌统、甘宁以及一千多车下虎士跟随孙权,驻扎在逍遥津北。由于这段记载出自《吴书·甘宁传》,因此多数人认为车下虎士的统帅正是海贼出身、为人豪爽任侠的甘宁。

早年甘宁先后投在刘表和黄祖门下,但由于其粗放的性情和低微的出身,始终得不到这些荆州豪门的重用。投到孙权一方后,他乌林破曹、攻伐南郡,立下大功;又眼光独到,力劝孙权西取巴蜀,只因孙权犹豫不决,丧失了西进的良机。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大军四十万攻打濡须口,再度饮马长江。孙权率兵迎击,并密令甘宁带领车下虎士夜袭曹营。临行前,甘宁给每位士兵斟酒一银碗,众人喝罢,豪气顿生。二更时分,虎士裹甲衔枚,潜至曹军营下。拔掉鹿角,冲入营中,大肆砍杀起来。夜色茫茫,从梦境中惊醒的曹军士兵误以为东吴大军来犯,立刻举起火把,擂鼓呐喊。等到曹军集合完毕,定睛一看,哪里还有什么敌军--甘宁已经达到了扰乱军心的目的,早就带着敌将的首级,回自己军营去了。传说此战中,车下虎士仅二百人,入敌军万人大营,却无一人战死。孙权大喜,赏甘宁绢一千匹、战刀一百口,并赞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两年后的合肥之战,与濡须口战役相比,双方强弱之势发生了逆转:孙权带着十万大军志在必得,而曹操此时正在汉中用兵,合肥城中仅有张辽领着李典、乐进和军士数千。但张辽采用突袭战法,"披甲执戟、先登陷阵"。孙权大惊,无所适从之下,只得登上山顶自守。此战中东吴大将陈武战死,徐盛、宋谦等军猝不及防,接连带伤溃退,可以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惨败。加上不久后瘟疫流行,孙权只得令大军先行撤退,自己带着一些部下在逍遥津北屯驻。

张辽得到了吴军撤退的情报,认为这是活捉孙权的良机,便立即率步骑发动袭击。由于此前张文远的战力太过恐怖,面对万钧雷霆般的曹军,吴军鼓手竟因为恐惧而忘记了鸣鼓。情急之下,甘宁带着虎士奋勇杀出,硬生生拦下了曹军进攻的步伐。凌统则带着自己的三百亲兵,护卫孙权逃至逍遥津。当时河桥半拆、丈无余板,亏得胯下骏马神勇,一越而过,才保住了孙权性命。此中虽多有虚构之辞,但战场之凶险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车下虎士拼死护卫,三国的历史很有可能就此改写。

03

戍卫国都的解烦卫

建安二十四年,吕子明白衣渡江,袭荆州擒关羽,痛失爱弟的刘备亲领大军伐吴。面对来势汹汹的蜀汉大军,孙权大为头疼,并迅速招募六千人,组建了一支旨在对抗蜀军,寓意"战无不胜、能解困危"的"解烦卫"。但事实上,夷陵之战中大放异彩的是"书生都督"陆逊,初建的解烦卫尚未能立下亮眼的功勋。

蜀吴关系破裂后,孙权表面向曹丕臣服,但迟迟未向洛阳送去人质,这令曹丕意识到孙权并未真心归顺,只不过是行缓兵之计罢了。因此夷陵战火刚刚平息,曹丕便发动三路大军伐吴。作为回敬,在成功防御了曹丕的大军后,孙权自己也出兵攻打蕲春,并生擒了原先投降了曹魏的"吴奸"晋宗。根据《三国志·吴书》的记载,蕲春之战中"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宗"。此处的"综"指的正是时任解烦卫统领的胡综,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他率领的解烦军团,在蕲春的战场上立下了功勋。

前文说到,丹阳民众好战且能自制兵器,这虽然成为了东吴重要的兵源,可对于东吴自身来说也是一颗会随时引爆的炸弹。就在孙权即帝位后不久,丹阳贼寇聚众叛乱,而此番带领解烦卫前往平叛的,则是孙坚时代便侍奉孙家的老臣--石城侯韩当。

相比于赤壁诈降的黄盖、军中威望极高的程普、以及为了护主而牺牲在华雄手下的祖茂,韩当的一生显得黯淡了些许。实际上,此人马战、水战皆精,能使长枪,也会用刀,是个全能型选手。赤壁之战中,韩当斩杀曹军焦触,后又在濡须口同周泰大战许褚,在十二位"江表之虎臣"中名列第三,位次在甘宁、凌统等猛将之上。面对丹阳叛贼,韩当不顾年迈,率解烦卫血战,最终破之。许是此战损耗了身体,战后不久,韩当便卒于任上,解烦卫则先后由张温和陈修统领。数年后张温遭贬、陈修去世,解烦卫也消逝在浩如烟海的史册中。小说《三国谍影》以此为原型,虚构了孙权之妹孙尚香统领的解烦营,专门负责东吴一切谍报刺杀工作,大概也是出自对这支精锐部队的情结吧。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相比于魏蜀,吴国君主对这些精锐部队的掌控能力相对较弱。孙家能够坐稳江东,实际上是与以顾、陆、朱、张为首的江南门阀势力达成的妥协和平衡。从兴起到灭亡,无论孙权还是后来的孙亮、孙休乃至末帝孙皓,都始终未能将军政大权完全握在自己手中。那些缔造神话的江东劲旅,与其说是孙家神兵,不如说是听命于他们直属的将领军官才奋勇当先,得以威名远扬。

到了西晋永嘉之乱时,衣冠南渡,司马睿创立东晋,但他无权无兵,全靠着王导的大力扶持才坐上帝位,因此有了"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盘踞江南的各大世家在私人武装的护持下,依然有恃无恐地与东晋朝廷分庭抗礼。直到刘裕创立南朝,打压贵族,令寒门走上舞台,显赫了数百年的门第世族才渐渐走向了分崩离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才是历史大戏的永恒模样。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琴剑霜月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