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关注:“公交便民驿栈”:城市空间创新应有的样子
近日,北京公交集团与第三方运营公司合作运营的“公交便民驿站”出现在朝阳区和平里北街的公交场站。他们将一辆“退役”的公交车改造为“小型菜场”,解决周边居民的买菜难题。这一创新举措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探索了新路,也为其他城市更好地开发利用公交场站等闲置空间资源提供了借鉴。
据悉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项目,旨在利用公交场站边角资源设置移动便民车,就近解决市民的生活消费需求。这一创新模式强化了城市的住行协调,通过“缺什么补什么”,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民生服务供给问题。
北京公交集团首先在2023年3月31日在朝阳区和平里北街柳芳公交场站试运营,并计划进一步拓展,“成熟一个运营一个”。预计3年内建设300个,覆盖北京五环内各个城区。与此同时,“公交便民驿站”也会创新多元服务业态,预计将新增3000个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岗位。
(相关资料图)
我们要为“公交便民驿站”这个创新案例点赞,用创意和创新将城市闲置空间资源变废为宝,一举多得地实现多方共赢,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复制推广价值。“公交便民驿栈”体现了城市治理和服务在日益走向共享经济模式,把闲置的空间、时段、资源等最大化利用,实现城市空间的再生产、再开发与再利用。
一些人认为,“公交便民驿栈”是公交集团公司“不务正业”,但是跨界经营不能简单归结为“不务正业”。公共服务越来越表现为混合模式或混态经营的理念,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小空间的大开发。同样,供销合作社推出社区食堂,地铁站提供早餐,核酸检测亭变身便民诊所,都是混业经营的典型代表。
“公交便民驿栈”是“主业+副业”,采取“1+N”的多元混合经营模式。对于公交服务来说是锦上添花,实现了经营业务拓展。对于周边居民而言是雪中送炭,解决了他们的买菜难题。“公交便民驿栈”意味着公交车就像“变形金刚”一样,不一定非得是交通功能,还可以搭载很多增值功能。换句话说,公交车只是一个载体,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为市民提供他们最期待和最需要的各类生活服务。
“公交便民驿站”并非北京首创,此前不少城市也都进行了类似创新。在疫情期间,一些城市为了解决居民买菜难的问题而首创该模式,使公交场站和废弃公交车的再利用问题受到关注。但是,后疫情时代也值得延续这些创新做法,并在更多领域进行拓展和推广。比如,创新利用公交场站可以采取多种模式,尝试销售生活必需品、餐饮、咖啡等商品,并提供避暑纳凉、取暖、充电、洗衣等服务。
“公交便民驿栈”是为了便民,而不能扰民。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噪音控制、交通安全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和创新监管,避免好心办坏事。虽然“公交便民驿栈”不是不务正业,但是公交集团公司要同时做好交通主业和服务副业,不能因为副业而导致正业受到影响。虽然“公交便民驿栈”利用的是公交场站的闲置空间,但是仍然需要考虑交通安全,避免因为消费者排队等发生交通事故。此外,公交集团公司需要严把第三方经营企业的资质审核,加强对经营过程的监管,保质保量地提供服务并不断迭代创新。
一些人担心公交集团公司等国有企业推出“公交便民驿栈”这样的服务,可能导致相关从业者受到冲击,并带来不正当竞争风险。“公交便民驿栈”要找准定位,不抢位、越位、错位。坚持在市场运行良好的领域不介入,重点针对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补位。为此,“公交便民驿栈”等创新服务要守住公共服务单位跨界经营的底线和红线,避免越俎代庖。
“公交便民驿栈”这样的生活服务业态要强调公益性,避免导致市场垄断或不正当竞争。公交集团公司等国有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不能享受超国民待遇,更不能打造独立王国。它们要和其他经营主体一样公平竞争,也要遵守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能违法违规经营。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公交便民驿栈”的监管,引导和规范此类创新模式健康发展。
“公交便民驿栈”这样的新业态不应是政府包办一切,而应采取“市民点菜,政府买单,企业上菜”的多元参与模式。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多方力量,各方共同参与,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政府要为此类创新提供一个相对宽松和包容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使相关参与方有积极性参与其中。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完整居住社区”,强调的是各类服务的可及性和消费的可达性,真正满足市民需求并解决市民难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广泛推动市民参与,集思广益,献计献策。要倾听民众需求和诉求,真正从市民需求出发,解决大家普遍关心的难点、痛点问题。
至关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要担当作为,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审慎执法,承担政府监管应尽的职责。政府不能总是在企业创新时“慢半拍”,导致企业创新被政府困住手脚。政府要围着企业创新转,跟得上企业的创新步伐。对于“公交便民驿栈”这样的新业态,要全面创新监管方式,探索信用监管、触发式监管、智慧监管、敏捷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等创新监管方式。
要加强跨部门协同和政策联动,避免政策打架导致企业左右为难或进退两难。之所以一些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不足,同企业难以进入市场有很大关系,而这往往同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有关。因此,特别要破解企业想进进不来的问题,打破隐性壁垒、弹簧门、玻璃门等障碍,真正实现市场开门和企业宽进。
我们期待有更多城市可以效仿和学习“公交便民驿栈”这样的创新,切实从市民需求出发进行供给侧改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新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使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更加便民惠民。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