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摇篮拍客家·人文|渔鼓说唱 宁都道情
宁都道情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又名话文、鼓文、鼓子曲,系全国275个独立曲种之一。2008年,宁都道情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类)。
(资料图)
易堂九子耀宁都,渔鼓说唱昌人文。
宁都道情历史悠久,流传时间近400年。相传在明末年间,宁都一带的盲人利用道观的“经韵”腔调和乞丐“过街溜”唱腔,编排话文,演绎历史,说唱故事,并用竹筒蒙上鱼皮作乐器伴奏。这种以口头传播为主、没有文字载体的说唱艺术深受百姓喜爱,很快在当地流传开来。此后,大量中原百姓为躲避战乱南迁,中原一带的说唱艺术也传入宁都,与当地的说唱艺术交融在一起。经过不断融合和演进,逐渐形成了独具赣南客家特色的宁都道情艺术。
登上大舞台,声声道真情。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与时俱进,对古老的宁都道情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创新。人们为了区别各自的特点,把它们称为老道情和新道情。
老道情,即传统鼓子曲。它的演唱形式很简单,既不需要服装和道具,也不需要配角唱和,更不用化妆。演唱的场所也不固定,门庭院落、树下空地、野外草坪、祠堂屋场,只随东家需要。传统鼓子曲表演者多为盲人,一人坐唱。主要乐器为渔鼓筒,又称道筒、竹琴,宁都人称之为竹筒鼓、嘭筒。老道情说唱的主要是历史故事、民间传奇故事。有的曲目往往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唱完,最短的也要几个小时才能唱完。老道情使用本土方言演唱,具有通俗、形象、生动、流畅的特点,让群众听起来备感亲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民间老艺人表演传统道情。
新道情是在传统的鼓子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采用鼓子曲中的基本音调为素材外,其演唱形式、演唱内容、语言和乐器使用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表演形式来看,新道情由一人或多人同时表演,表演场地以舞台为主。表演者穿着亮丽的服饰,配上现代音响灯光,华丽布景,登台表演。表演形式也丰富多样,或站,或坐,或变换队形组合,近年来又融入了戏曲造型和歌舞元素。从演唱内容而言,新道情以讴歌新时代、赞美新风貌为主。新道情的节奏较快,唱词精练简洁,因演唱场所多在舞台、时间受到限制,一曲一般在15分钟内就演唱完。从语言上比较,新道情用普通话演唱,避免了外地人听不懂的尴尬。乐器配置上,新道情除渔鼓筒外,还根据舞台演出需要,增加了二胡、三弦、琵琶甚至西洋乐器等,还可配置数人甚至数十人的乐队伴奏。
道情表演进基层,乡亲冒雨来倾听。
宁都道情,有时也被用于拉动消费。
宁都道情音乐曲调以徵调式为主,旋律流畅,节奏变化多,与地方语言结合较紧,表现力丰富。其曲调为板腔、联曲混合体。音乐结构上,前有引子、曲头,中有正文,后有尾子。常用曲调有叙板、步步紧、连珠炮、过街溜等。
目前,宁都道情传统曲目有100多出,有《孟姜女》《銮刀记》《寿诞记》《罗帕宝》《三层楼》《鲤鱼歌》等著名曲目。
渔鼓声声响,男女来说唱。
新中国成立后,宁都道情艺人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题材的新曲目,如《翻身记》《学雷锋》《焦裕禄》《翠微红旗》等,其中大部分曲目参加过省、市(地区)会演。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宁都道情新曲目精品迭出、精彩不断。2000年,《接亲路上》获江西省首届农民艺术节优秀节目一等奖。2007年,《欢乐道情》获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和优秀节目评比铜奖。2010年,《唱唱农家书屋好》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全国农家书屋讲演比赛最佳创意奖。2012年,《三官保进城》获公安部文艺作品大赛优秀奖。
宁都道情非遗传承人陈国墅在表演道情。
(李辉荣/文赖联明李筠钟小春廖建生/图)
[责任编辑: 高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