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揭示世界演化奥秘之书 《共生语境下的社会合理化与中国现代化》读后
(资料图)
张永缜的《共生语境下的社会合理化与中国现代化》(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是一部反映共生大道的智慧之书,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及当代意义”(12BZX006)的最终研究成果。本书是要发现一种大智慧——大自然的共生智慧,该书是对共生智慧和法则的发觉和论证过程,在事实和逻辑理论的基础上,为我们思考人类未来的人自身和组构社会提供一条蹊径。
这部书给我们揭示出,共生作为一种理念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无论是在自然界生物领域还是在人类社会的演化进程中,共生作为事实和规律都存在着,它是我们可以从自然界和客观历史中抽离出来并运用于社会组织以及作为价值导向去追求的。
本书揭示出,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非常高明,它的表层产生了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成千上亿的存在物精妙地安排在一起,在这个系统当中还产生了人这样会思考有理性的高级动物。爱因斯坦曾经感慨: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的是它是可以被理解的。那么,我们要问,这个世界为什么是可以理解的?盲目的自然力量却产生了让我们人类的技巧再高明也难以企及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这个世界没有上帝、主宰去安排,却又无处不显示出一切都有神灵在安排,一个大大的问号高悬在人类的头顶——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对这个问题的追问是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追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追问产生了宗教,也产生了哲学和知识。宗教的回答是世界是上帝的杰作,古希腊哲学认为是原始的世界“始基”——“火”等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变化的结果,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是神秘的“道”变化的结果。近代科学认为是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现代科学进一步从复杂性理论进行探索,强调世界的偶然性作用。《共生语境下的社会合理化与中国现代化》一书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寻找答案,认为,世界没有上帝和精神主宰,盲目的自然力量为什么会产生智慧以及整个宇宙为什么是一个精妙的系统,这来自于共生法则。与其说是法则,不如说是世界演化的事实。共生的法则很简单,事物保持尽可能多的数量,然后相互作用,在概率中产生新事物,大自然在偶然性的碰撞中产生新事物,一次“成功”的碰撞是以无数次的“失败”为条件的,《易经》强调“日新之谓大德”。世界的演化,生物的进化,人类的发展,都属于新事物的产生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事物的差异性存在数量的多少;另一个是差异性的事物活动的自由度大小;还有一个是差异性事物相互作用的频度、程度和深度。在偶然性中产生了并存在下来了,这就具有必然性,大量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眨眼都消失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实际只看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生存斗争,没有看到生存斗争是以多样性存在为前提的,也没有看到在斗争中还有融合和会聚,只看到了斗争,忽略了共在和生成。达尔文只看到了共生法则中事物竞争的一面,没有看到协同的一面。《共生语境下的社会合理化与中国现代化》一书谈到的新事物产生的条件就可以概括为共生法则,从反面的角度来说,共生法则反对事物存在的单一化、事物的僵死化和割裂孤立化,主张事物的差异性、丰富性、自由性、互动性。世界的前进是概率式前进、试错式前进、证伪式发展。自然界很笨,因为它没有理性,但它又非常高明,它创造了具有理性的人,这个进化的奥秘,就是共生法则。
本书指出,我们人类作为自然界在偶然碰撞中产生的尤物,是大自然的骄傲,这个骄傲是大自然数十亿万年的血泪史的结果,是来之不易的。大自然庆幸的是自己在盲目中积累下来的事物图式和机理是被具有理性的人来认识、记录、保存和利用的。这也就是说,自从有了人类之后,自然界就由完全盲目进入到具有一定自觉化状态。我们人类现在的科学技术就是对大自然成果的开发和利用,所以人类的发展速度就比大自然进化的速度快多了。我们不仅要认识这些成果,还要总结这些成果产生的原由,大自然在盲目地运用共生法则,我们人类应当自觉地认识并运用共生法则。将自然的共生法则上升到社会的共生法则。《共生语境下的社会合理化与中国现代化》为我们揭示出了社会组构的基本法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刚 作者简介:李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